中国中医科学院logo图片:
中国中医科学院标志logo含义: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徽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徽呈圆形,主色调为绿色,象征着自然、和谐、健康和生机,标志最中间是一个装有药草的葫芦,表明科学院是以“中医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机构,有着鲜明的中医药特色,更有“悬壶济世”之意,表明了科学院“救死扶伤”“服务为民”的理想信念葫芦与外面的环形结构构成一个“中”字,即代表着“中国”,又代表着“中医”,再一次点明了科学院作为中国中医科学研究前沿阵地的突出地位。标志上方是科学院的全称,下方是中文名称对应的英文名称。
中国中医科学院品牌介绍:
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名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
下设18个研究所、6家医疗机构、1个研究生院、3家分院和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学术单位;截至2021年底有职工6500余人,拥有王永炎、陈可冀、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5名院士,路志正、陈可冀、刘志明、薛伯寿、张伯礼、余瀛鳌、翁维良7名国医大师;拥有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2人,岐黄学者27人,青年岐黄学者4人;拥有荣誉首席研究员11人,首席研究员54人,特聘首席研究员2人。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建立了临床研究与信息、针灸、中药三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均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挂靠单位。
中医药科学研究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心任务。建院60余年,在中医药基础理论、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及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21年底,全院共获得院外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7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54项。“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誉为中药科学研究丰碑的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研究,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屠呦呦终身研究员由于在青蒿素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在中国大陆开展科学研究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继诺奖之后,屠呦呦分别于2016年、2019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成为我院奖励史上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