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标志logo设计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logo图片

2024-05-23 09:27:25 浏览 1148 作者 中国科学院logo分享 来源 3wen
分享科学院、研究院、机构logo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logo图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logo图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志logo含义: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徽由S、D两个字母组合,代表所名生态(Shengtai)与地理(Dili);上绿下蓝并加叶片,象征地球与生物圈、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生命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文化内涵是:研究所以绿洲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为中心的定位;研究工作中生态过程与地理格局研究的高层面、大时空耦合;西部大开发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根本,推进绿洲化,逆转荒漠化。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品牌介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成立于1998年7月7日,由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1961年成立)和新疆地理研究所(1965年成立)合并而成。

新疆生地所面向国际干旱区生态与环境领域科技前沿,面向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大需求,面向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创新干旱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干旱区生态学与干旱区地理学领域,围绕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和试验示范,在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与环境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研究所建有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以及新疆旅游研究院、丝路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所内设研究单元。国内建有12个野外观测研究站(其中3个为国家站),在中亚、伊朗和蒙古国建有19个国际联合野外观测研究站;建有院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文献信息中心、新疆自然博物馆等支撑平台。建有“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荒漠化专题联盟(ANSO-ACD);与相关国外机构联合,建有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BCAA)、中美国际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中日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中国-比利时地理信息联合实验室、东非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泛非绿色长城研究中心、中德干旱区生态系统管理与环境变化联合研究中心等。

作为“四类机构”特色研究所,全面完成十三五“一三五”规划,当前,研究所“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建设“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大数据平台项目稳步推进,干旱区种质资源库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伊犁-吐鲁番国家植物园”纳入国家植物园规划建设序列。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logo图片

 

上述内容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诗宸标志设计意见,不承当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您不喜欢我们发布,请联系75696531@qq.com我们删除。
本文标题和链接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logo图片: https://www.logo9.net/works/12632.html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为诗宸标志设计及本链接!
Logo设计多少钱?
主创设计师来自广州美院
商标注册不成功免费再设计 (指定)
输入号码错误
请接听回复来电135 0150 2207
获取验证码
扫我马上1对1沟通
自有商标代理资质logo设计公司
微信13501502207

相关推荐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logo图片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logo图片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品牌,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院徽从logo整体造型来看,其中是1955年为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建站日期,也是文献情报中心(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成立时间,即1955年为西北研究院各单元往上追溯的最早建立日期,表明了西北研究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年份下方以书的造型为背景,既代表着文献情报中心,又代表着那些扎根西部、不畏艰险、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的知识分子和的科研工作者。 从logo整体造型来看,内圈共有5种颜色代表西北研究院由5个单元组建而成。上方蓝色区域代表高原大气中间的白色区域代表冰川冻土;下方绿色区域代表着寒区旱区生态与农业,条纹状取自盐湖造型,黄色的区域代表沙漠,褐色的部分代表油气地质。设计中不同的颜色基本涵盖了该院的研究方向,如冰川、冻土、沙漠、高原生态、盐湖、油气地质、高原大气和资源环境信息等。 从logo深层寓意来看,下方黄色区域中的5个小区域代表盐湖,也代表西北研究院的5个单元,条纹状既像铁路又像阶梯,“铁路”寓意着该院在青藏铁路和包兰铁路建设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阶梯”既寓意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代表文献情报中心,同时也寓意着西北研究院整合后在新的起点上,围绕服务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继往开来、勇攀高峰,向着更高、更远、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logo图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logo图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品牌,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院徽从logo整体造型来看,其中是1955年为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建站日期,也是文献情报中心(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成立时间,即1955年为西北研究院各单元往上追溯的最早建立日期,表明了西北研究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年份下方以书的造型为背景,既代表着文献情报中心,又代表着那些扎根西部、不畏艰险、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的知识分子和的科研工作者。 从logo整体造型来看,内圈共有5种颜色代表西北研究院由5个单元组建而成。上方蓝色区域代表高原大气中间的白色区域代表冰川冻土;下方绿色区域代表着寒区旱区生态与农业,条纹状取自盐湖造型,黄色的区域代表沙漠,褐色的部分代表油气地质。设计中不同的颜色基本涵盖了该院的研究方向,如冰川、冻土、沙漠、高原生态、盐湖、油气地质、高原大气和资源环境信息等。 从logo深层寓意来看,下方黄色区域中的5个小区域代表盐湖,也代表西北研究院的5个单元,条纹状既像铁路又像阶梯,“铁路”寓意着该院在青藏铁路和包兰铁路建设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阶梯”既寓意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代表文献情报中心,同时也寓意着西北研究院整合后在新的起点上,围绕服务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继往开来、勇攀高峰,向着更高、更远、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logo图片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logo图片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品牌,所徽的设计首先突出了研究所的科学目标:“从地球整体环境系统(大气、大陆、海洋等)和圈层(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各因子相互作用和耦合过程的角度,在全球和区域层次上开展大陆环境系统不同尺度时空变迁规律和机制的研究”,因此所徽由三个圆环组成,象征着地球不同圈层和不同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和耦合过程,组成的圆圈代表地球,其中外圈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AS”,即研究所中英文全称。圈内由一条逐步上升的曲线连接,表示研究所不断发展,研究水平的不断攀升,曲线的4个上升阶梯象征着我国现代3大地貌阶梯和周边海域,意指:研究所以东亚大陆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曲线同时也是各种记录(地质、生物和历史文献)的科学表述形式,表明研究所强调记录,注重实验的科学学风;曲线的波浪起伏,象征着攀登科学道路的艰辛;同时曲线的波浪上升暗示着只有意志坚定、不畏困难的人才能达到科学的顶峰,并且象征着研究所将不断地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研究所新设计的所徽,浓缩着研究所原有的十数年的研究积淀和未来研究的构想,成为全所职工都普遍认同的新标志,这将进一步激发每一位科研人员爱所的感情,增加其作为研究所一分子的自豪感,激励他们在科学道路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不再弹出

您好,需要Logo设计服务吗?

搜索十次不如一对一直接咨询

不再弹出
~已经到底啦~
还有疑问欢迎直接咨询三文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