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logo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外型说明:为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校徽设计立足中国传统文化,遵照国际通用惯例,决定采用“U”字盾牌造型、英文绶带结合的形式。
1、“华南师范大学”毛体手书校名。2、“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的英文校名。3、“1933”建校时间。1、创意源出于华南师范大学文化广场入口的孔子群雕塑像。2、主体图案为三个“人”字的交叠,寓意为:① 三个“人”字根基交错,并以“点”“线”相联结,寓意为教育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交叉和延伸”。②寓意为华南师范大学的治学之道是“以人为本”。寓意“三人行,必有我师”。④ 三个“人”字的正立造型,寓意“堂堂正正做人”。3、主体图案的“人”字,以图形视觉效果分前后,寓意师生的世代传承;以色彩分层次,传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育人意义。4、“U”字型盾牌造型,以英文校名的绶带环绕,通过图型、色彩的搭配呼应,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内涵丰富深远,寓意华师的紧密合作、锐意开拓、与时俱进。5、盾牌的顶端以博士帽作寓意变型,保留毛体手书“华南师范大学”,中间配以“1933”的创校年号标记,表现名校之历史传统、文化底蕴。6、白色或淡色的基调,并以深蓝、灰作相间配衬,突出视觉集中点,寓意朝气蓬勃、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名校个性魅力、办学风格。7、标志在内涵上更多注入中国文化元素,外延吸纳西方名校标志设计所长,彰显华师传统与现代的一脉相承,本土与国际的融合相通。8、整体设计兼容并包、气度恢宏,极富现代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识别性。
河南师范大学logo图片:
河南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河南师范大学校徽为组合式徽标。徽标正上方太阳照耀书本,中间的锦旗图案上写有河南师范大学校名,两侧橄榄枝环绕,下方的缎带上有“1923”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
江苏师范大学logo图片:
江苏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1、标志由校名中英文、盾牌、青龙及玉兰花等元素组合而成。2、标志整体为圆形,代表圆满、恒久、团结、和谐,象征着博大精深。3、盾牌是庄重、荣耀、高贵与典雅的象征,彰显出刚强、团结合作与拼搏进取的精神品格。4、盾牌上半部分的“龙载日”图案来源于汉代瓦当。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祥地,素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的美誉,龙文化是两汉文化的精髓。龙腾虎跃开元年,学校肇始于1952年的龙年,2012年又是龙年,喻示江苏师范大学将开启全新的发展征程。“龙载日”也蕴含学校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之意。5、盾牌下半部分是水的象征,学校始建于江南水乡,发展于苏北,龙行水上,寓意为江苏师范大学饱含吴风汉韵之精髓。6、盾牌下方的玉兰花是学校校花,是高雅、圣洁、感恩、纯真、奉献的象征。盾牌刚强,玉兰柔美,刚柔相济。整个标志外形简洁美观,内涵丰富,易识记,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标志也凸显了一种开放融合的国际视野,表明学校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江西师范大学logo图片:
江西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标志由中国江西师范大学的英文首写字母“CNJU”组成,左为C,右为J,中为N,左右“C、J”合为U。标志整体效果是一个“中”字,既代表学校发端于中正大学,又寓意“持中秉正,静思笃行”之校训,同时反映了新校区的整体布局,体现了历史到现实的统一。“N”形似正大坊,“C、J”合抱象征着护校河,展示了瑶湖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和鲜明色彩。标志以视觉跳动的设计手法,教体育汉字与英文、历史与现实之间,造型独特,内涵丰富,标识性强。
湖北师范大学logo图片:
湖北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湖北师范大学校徽整体呈蓝紫色,体现出一个“湖”字,以“湖”、“师”两字及校树“水杉”作为基础造型元素,“湖”代表湖北师大前身,取“湖北”之意,“师”则泛指中国中部的师大,融入“水杉”形象,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整体效果以汉字为主体,凸现师范属性。校徽上方是学校的中文名称,下方有学校的英文名环绕,中间的图形又可看出汉语“湖北师范”的拼音首字母“HBSF”,图形下部写有学校的建校年份(1973)。
辽宁师范大学logo图片:
辽宁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辽宁师范大学标志设计以英文简写字母组成的“鼎”为图案,以高度抽象的图形语言,概括了“鼎”的根本特点与精髓,体现大气、稳重的国际风格。围绕“鼎”的文化,赋予昌盛、权威、智慧等深厚的内涵。标识中“1951”记录了建校时间。标识采用了“中国红”的流行色,热情、吉祥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是吉祥的象征。以英文字母构成标识,是国内高校标志的一大突破,不失传统,更追求创新。
四川师范大学logo图片:
四川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一)两个半圆弧图形组成近乎完整的圆形,中间是毛体“四川师范大学”校名,下面是四川师范大学的英文字体。底色为绿色,象征着四川师大的蓬勃生机和 办学活力。两个半环图形和中间扉页代表“CS”两个字母,为“川师”第一个拼音字母的缩写,表征着四川师大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办学气魄和胆识,也预示着 四川师大将以开放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二)图案中间的篆书繁体字“重德、博学、务实、尚美”是四川师大的校训。校训书写在书的变形的扉页上,彰显着四川师大:
1.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办学特色定位;
2.“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师大办学理念;
3.“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师大人的治学精神和品质;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师大人的豪气、锐气和志气。
(三)整个校徽图形将四川师大的校训、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学校特色定位有机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图形设计色泽鲜明,简洁明快,虚实结合,动静统一,突出了办学历史的厚重感和大学文化的深邃底蕴。
浙江师范大学logo图片:
浙江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1、校标主图案,如一个人字,坚实而有动感,象征学校充满青春活力的个性,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强调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2、校标主图案,又如一座山峰,挺拔而秀美,表示我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芙蓉峰下,同时象征师大人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3、校标轮廓由两个同心圆构成,内圆设计为绿色背景,外框为墨绿色的实线,代表的是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外圆设计为白色背景,外框为墨绿色的实线,体现时代性、国际性、开放性的特点。4、1956为我校创办时间,说明学校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校体字浙江师范大学与英文校名相对应,寓意师大传统与现代一脉相承,本土与国际融合相通。5、整个标识在审美艺术效果上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易于认同和传播。
南京师范大学logo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校标以学校随园校区一百号楼的简化图形为主体,上下分别标有1902和NNU字样,上部配有橄榄枝和梅花图案,周围以中英文标识“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logo图片:
东北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校徽,是一所大学的象征。东北师范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学校徽志为椭圆形,外围由学校的中英文名称环绕,中间是以笔尖、五星、书籍和表示学校建立年份的数字“1946”组成的图案。中文为郭沫若字体。学校标准色为深蓝色。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陕西师范大学logo图片:
陕西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学校徽志由同心双圆构成,内圆上方为篆书“陕”、“师”、“大”三字的变构组合,下方为“1944”字样,代表建校时间;外圆为双廓线,圆内上方为鲁迅手稿集字“陕西师范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大写的校名全称。
湖南师范大学logo图片:
湖南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1.校徽以湖南师范大学的首字母H和N进行创意简化组合,采用白色基底、红色条纹样式呈现,表现学校主体,具有鲜明的湖南地方特色。2.校徽也是一个“人”字,展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百年树人的办学理念,展示湖南师范大学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3.校徽同时也是翻开的书本,表现湖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开卷有益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教育行业特征。4.校徽像是竖起大拇指的手,寓意湖南师范大学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环境、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教育人才,成果丰硕,美誉远传,令人赞叹,使人叫好。
华中师范大学logo图片:
华中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华中师范大学校徽十分简洁,以青绿为底色,暗喻青绿色的美丽校园。外层同心圆包裹着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的校名和学校的英文全称“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内层实心圆形反衬的白色篆书“华大”二字,既是学校简称,又暗含学校前身之一的“华中大学”之名。校徽中“华”字似学校建筑,“大”字既像单人独立、又如莘莘学子背靠建筑稍作休憩。整体风格明快活泼,隐有生机。
伊犁师范大学logo图片:
伊犁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伊犁师范大学校徽简洁、明快、大方。徽标底色为白色,文字与图案均为绿色,喻示学院地处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并与学校“花园式学校”“自治区绿色大学”称号相吻合。“伊犁师范大学”字样为汉文、英文两种文字构成。徽标中的所示建筑图案取材于学校现行政办公楼,1954年建设,为伊宁市主要历史文物建筑之一;其图案上方的“山”型图案喻为天山,其图案下方“1948”字样为学校始建年限。
重庆师范大学logo图片:
重庆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学校徽志是圆套圆形徽标,外环上方是中文校名,下方是英文校名。由以下四种元素组成:中间是校名英文简称CNU构成的山茶花花蕾。山茶花是重庆市花代指学校的地理位置。中心图案为花蕾含苞待放,体现求知、求学、期待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中心图案下方为书本,代指知识、学校。
西北师范大学logo图片:
西北师范大学标志logo含义:
西北师范大学校徽和北京师范大学同根同源,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两校校徽采用同一主题元素,标志物为“木铎”。“铎”出现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古代用以木为舌的木铎宣布政令,后来木铎就成了教师的指谓。《论语》记载:“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后人将此说法扩展,称老师为执掌木铎的人,“木铎”一直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的校徽标志物。